政院公考欢迎您的访问!
地市导航: 芜湖 合肥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北 宿州 淮南 滁州 六安 铜陵 马鞍山 宣城 黄山 池州 亳州

最新资讯

时事政治

资料下载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招考专区 > 时政要闻

如何看待“GDP增长”问题 ?

时事评论背景:     

    13日上午,在两会中外记者见面会上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谈及中国经济增长会否放缓的问题时表示,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,使居民收入有增长。我们不片面追求GDP,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贴近老百姓的GDP,提高质量效益、节能环保的GDP。
 

时事评论观点:如何看待“GDP增长问题? 

       充分的就业有多重要?从李克强总理记者会上讲述的一则亲历故事可见一斑。他说:“我在基层曾经访问过一些‘零就业’家庭,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,真是毫无生气,没有希望。”推而广之,一个社会若是积累了太大的就业压力,老百姓生计艰难,又怎么可能生机勃勃、充满希望?
    当前,随着经济增长的持续放缓,以及结构调整的阵痛,中国面临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。权威数据显示,继2013年创历史新高的699万之后,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,此外,庞大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也对促进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。人社部负责人也明确指出,中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劳动力的总趋势仍是供大于求。
    刚性的就业需求,一方面要求有合理的GDP增速,以创造岗位,增加就业;另一方面,也对GDP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,以往那种采取短期刺激政策,乃至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、扩大就业的思路,已经难以为继。传统的GDP增长1个点可以带动百十万就业的观念已经过时,再以增加就业为借口来大兴土木或增加过剩行业的投资,显然不利于经济健康。
    因此,今后的发展和转型,应该坚决摒弃以透支环境资源为代价的。所谓发展,不要“带血的”和“带霾的GDP”。而是应该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,优化发展方略,从民众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,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。具体而言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辨证施治,综合推进。
    其一,在增速放缓、确保7.5%左右增长目标的前提下,继续转变产业结构,特别是要加快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,以最大限度地容纳就业。据专家分析,经过这几年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加快发展,目前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,大约能拉动130万乃至150万人就业。
    其二,进一步简政放权,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,鼓励城乡居民自主创业,为中小企业松绑,通过中小企业的遍地开花,实现更加充分、更高质量就业,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、更有尊严。李克强总理列举出的一组数字可见简政放权带来的市场活力,他说,去年新注册企业增加了27.6%,其中私营企业新增30%,这是十多年来最高的。
    还有,政府应该进一步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种种障碍,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。还要适度抑制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,真正让利于民,藏富于民,让城乡居民获得更多的收益,从而促进消费、促进生产,形成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。
      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归宿,都应该是增进民生福祉,也即“数字背后的民生、增长背后的就业”。唯有贴近百姓的GDP,才是民众真正需要的GDP。

 

报名咨询:
1、咨询电话:0553-3932896 18955395110
2、权威网站:政院公考网 www.asdzygk.com
3、报名地址:
芜湖市汇金大厦A座2309-2307室
安师大新校区
上一篇:安徽多名厅长、市长开通实名微博 回应社会关切 下一篇: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研究生复试分数线
皖ICP备14014304号-2皖公网安备34020302000199号
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