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院公考欢迎您的访问!
地市导航: 芜湖 合肥 蚌埠 阜阳 安庆 淮北 宿州 淮南 滁州 六安 铜陵 马鞍山 宣城 黄山 池州 亳州

最新资讯

时事政治

资料下载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招考专区 > 时政要闻

如何看待“终结养老“双轨制””问题

时事评论背景:     

     新农保、城居保并轨,拉开了社会保障领域新一轮改革的大幕,让人们对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养老保障并轨心生期待。
 

 时事评论观点:如何看待“终结养老“双轨制””问题? 

    养老保险,城市一个样、农村一个样;城市内部,职工一个样、居民一个样;职工内部,机关事业单位一个样,企业职工又一个样――近年来,人们对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“数轨并行”时有诟病。社保作为调节分配的重要手段,本应有助于公平,可长期以来人为划分出不同类型,待遇水平继而存在较大差别,岂非加剧了不公平?
    现在,城乡居民之间率先并轨,在打破城乡壁垒、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迈出一大步。对于数亿参保农民,这事非同寻常。农民将和城镇居民拥有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、一致的待遇水平,财政的补贴额度将不分城乡、无关户籍、一视同仁。城镇化进程中快速流动的农民工们,有望不再为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难而犯愁。
    在为城乡养老并轨鼓掌的同时,也要看到,养老保险制度中,新农保、城居保的并轨相对最容易实施。二者之间的制度框架原本就基本一致。看筹资方式,都是个人缴费+财政补贴,中央财政都是对中西部全额补贴,都是兜底型的保障制度。看待遇水平,都是从60岁起领取,基础养老金都是55元。并轨既不会导致某个群体利益受损而引起抵制,也不会因某个群体利益大幅提升而给财政带来过大压力。早在去年底,全国已经有15个省份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。所以,此次并轨可谓顺其自然、水到渠成。
    改革要啃硬骨头。在社保改革领域,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“双轨制”才是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“双轨制”,待遇差别最大。同属就业人员,处于不同养老制度中,最终缴费多的群体,退休后待遇反倒低,不缴费的群体,退休后待遇反倒高高在上。学历、工龄差不多的劳动者,前者平均退休金是后者的约2倍。从许多国家的实践看,政府雇员与其他职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全可以统一,没有必须分设的理由,且待遇差距不宜过大。如果这项改革继续拖下去,差距越拉越大,社保制度难言公平。
    人们期待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“双轨制”尽快改革,也是对改革方案制定者的改革力度、改革决心寄予厚望。改革者推进改革的决心有多大、能不能真正触动自身利益?这不仅影响着社保改革的进程,也关系着改革者的公信力。
   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最终并轨,这一大方向已经明确。其实现可能存在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,需要一定的时间,但有必要尽快拿出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,让公众对全面深化改革更有信心。

 

报名咨询:
1、咨询电话:0553-3932896 18955395110
2、权威网站:政院公考网 www.asdzygk.com
3、报名地址:
芜湖市汇金大厦A座2309-2307室
安师大新校区
上一篇:如何看待“信访改革”问题 下一篇:如何看待“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事件”问题 ?
皖ICP备14014304号-2皖公网安备34020302000199号
div>